一 . 把“批判”写在旗帜上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海量理论家组成的一个思想流派,不同思想家的理论看法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激烈的批判精神使他们在社会批判理论的旗帜下聚拢在一块。
社会批判理论对现存社会进行的激烈批判涵盖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令以往所有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都很难望其项背。具体地说,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致力于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这种理论需要在大体上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全方位把握社会进步的泉源。在数十年的进步过程中,从刚开始运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现成结论去度量现代资本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结合在一块,再到最后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办法为止,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达成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尽管远非彻底但却很全方位的批判。
早在法兰克福学派奠基时期,霍克海姆在题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社会批判理论的纲领性宣言中,就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以坚决的批判,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愈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姆觉得,大家的年代是一个批判的年代,而批判的年代所需要的是批判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致力于打造的理论就是适应批判的年代需要的批判理论。
在霍克海姆看来,传统理论是产生于现存社会规范并把现存社会规范作为自然的、永恒的东西同意下来的理论,它以维护现存社会规范为宗旨。它在对历史事件加以讲解时,以为与操纵物理自然过程相似,都需要积累一大量常识,甚至是一套经过收拾的假说提供的常识。因为积累常识的需要,理论的定义总会被绝对化,变成了具体化的意识形态范畴,而理论的批判功能却因此与它绝缘了。传统理论的理论活动特征“无论是象在历史学和其他具体的描述性学科里那样,问题在于综合很多资料并获得常见规律,学者特有些主动性 都是同意、改造实质常识,使它合理化。” [1] 因而传统理论对于现存的社会规范有着修补功能, 擅长发现现存社会枝叶上的不和谐原因并提出修改策略。而现存社会规范本身的不合理性却被作为先定的合理形式,并且被作为检验和排斥任何新产生的不谐和原因的规范。
霍克海姆觉得,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独立于现存社会规范以外,把现存社会规范理解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中破坏所有既定的、事实的东西,证实它们的虚假性,从而加以否定。他说:“批判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2] ,它不在于揭示某些社会弊病,并提出救世良方, 而是把所有弊病看作现存社会结构的组织方法势必导致的,它拒绝承认现存社会结构中具备任何有用的、适合的和富有价值的原因。批判理论从具体的、现实的、处于肯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去认识他在资本主义规范中所遭受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意识形态危机,探寻个人解放的道路。批判理论拒斥对社会历史作抽象的、逻辑的探讨,需要具体地剖析社会历史的现实情况和进步进程,它觉得社会历史是一个主体 - 客体统一的和运动着的总体。
因此,批判理论超越所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立场和政治实践,它除去对废除社会不公正有兴趣以外,再无其它需要。也就是说,批判理论是从是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的,是这个斗争的产物和一部分,它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对这个社会展开批判的。
二 . 社会批判理论的特点
霍克海姆觉得社会批判理论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批判理论怀疑既定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先决条件。
霍克海姆说,尽管批判理论“产生于社会结构,但它的目的却不是帮助这个社会结构的任一要点更好地运行;不管从它的主观意图还是从其客观意义来讲,都是这样。相反,当较好的、有用的、适合的、生产性的和有价值的范畴让人们在现存社会秩序中加以理解时,它怀疑它们,并拒绝承认它们是大家对之没有办法的非科学的先决条件。” [3] 由于,“在采取了批判态度的人看来, 现存社会整体的两面性是一个有意识的对立。他们觉得现存经济形式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文化都既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又是人类现在可以并且已经给自己提供的组织的产物。因此,他们认可于这个整体,并觉得它就是意志和理性。这个整体是他们我们的世界。同时,他们也感觉到,社会可以与非人的自然过程、可以与纯粹的自然用途相比拟,由于由战争和压迫支撑着的文化形式并非一个统一的自觉的意志的创造物。这个世界不是他们我们的世界,而是资本的世界。” [4]
批判理论之所以认可现存世界的整体,其目的正在于否定这个整体。由于这个整体无非是由劳动分工和阶级划分构成的社会结构,无非是由个人活动之间的盲目用途决定的,一旦批判理论使个人活动从盲目性之中摆脱出来,纳入有计划的范畴,就可以达成对这个社会结构整体的否定。
第二,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不同。
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在一种“确定的框架”中活动,他与既有社会是统一的。批判理论则不同,它是一种不同意既定框架的思想。批判理论的主体“‘作为’科学家,学术专家把社会现实及其产物看作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但他的目的则在于“试图消除个人目的性、主动性、合理性与那些社会打造于其上的劳动过程关系之间的对立”,“期待一种新型的劳动组织”,把知觉给予的客观实在“认作是原则上应该由人类控制的产物、或至少在以后会事实上由人类控制的产物”。 [5] 因此,“批判思想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功能,更不是个人的总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体是处在与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因而是处在与社会整体和与自然的关系,互联网中的特定个人。这种主体与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自我不同,他不是一个数学点;他的活动构成了目前社会。” [6]
第三,批判理论的唯一功能就是变革社会。
霍克海姆觉得,批判理论超越于阶级利益而不受这种利益所局限。持批判态度的人“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仅仅是对具体历史状况的表达,而且还是促进变革的力量。” [7] 批判理论不筹备系统讲解某个阶级的感情和观念, 它是与那些需要替无产阶级代言的理论不一样的。同样,批判理论与所有资产阶级学说也是不可调和的,由于,它“不会为既存的现实服务,而只能吐露那个现实的秘密。不管在任何特定环节上可能发现的荒谬和错误有多么不可辩驳,不管那种可能表明是复仇行为的错误有多么多,批判理论事业的总趋向是不同意所谓人类完善理智的制裁。” [8] 批判理论并不寄期望于财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合作方法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而是谋求社会性质的变革和新的生产关系的打造。对于持批判态度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斗争”,通过他的斗争达成社会的根本变革。因为批判理论具备超越于阶级利益和超越于现实社会的性质,所以,它彻底变革社会的功能是具备充分保障的。
[1][2]下一页